焦示管辦〔2021〕18號
焦作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管委會辦公室
關于推進自然資源網格化田長制管理的
實施意見(試行)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區直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自然資源信息化管理,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根據《焦作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進自然資源網格化田長制山長制管理的實施意見》(焦政辦〔2021〕10號),經管委會研究,決定在全區推行自然資源網格化田長制管理,結合我區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嚴格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24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國辦發〔2020〕44號)、《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豫政辦明電〔2020〕33號)等文件要求,深入開展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整治,全面壓實耕地保護責任,以“零容忍”的堅定決心遏制各類違法亂占耕地行為,切實保護自然資源,維護良好生態環境,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全面建立自然資源保護網格化田長制
示范區行政區域內所有的耕地納入網格化監管范圍,實行“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聯動、全員參與、責任到人”的監管責任機制,全面建立網格化田長制,健全以田長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落實網格管理責任。
(一)建立自然資源管理工作“一張網”。全區涉農區域建立一張全域網格,結合實際合理劃分若干網格,按照職責職能建立網格管理隊伍,完善責任清單、考核辦法,實現網內行政管理、批后監管、執法查處的有效銜接,構建責任明確、資源整合、運作高效的審批、監管、執法“三融合”自然資源網格化管理新格局。
(二)劃分區、鄉(鎮)辦事處、村三級網格。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職責到人”的原則,以屬地管理為主,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等部門為輔,整合多方資源,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監管體系,銜接市級建立的一級網絡,設立區二級網、鄉(鎮)辦事處三級網、行政村四級網完整的網格體系。各級網根據管理需要劃分相應網格,實現網格化管理,推動自然資源監管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實現對各網格全方位、全覆蓋、無縫隙監管,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不留隱患,確保全區自然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三)設立總田長、田長、網格員。按照區、鄉(鎮)辦事處、村三級網格劃分設立二、三、四級田長及網格員,配合一級(市級)田長開展工作。
1.二級(區級)網格。管委會主任擔任二級總田長,對全區自然資源網格化田長制度落實情況負總責;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和分管自然資源的領導擔任二級副總田長;其他分包涉農鄉(鎮)街道辦事處的管委會縣級領導擔任二級田長,協助二級總田長工作。示范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班子成員擔任二級網格員,其分管業務股室負責人擔任二級網格聯絡員,協助二級網格員開展工作。
2.三級(鄉鎮、辦事處)網格。鄉(鎮)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同志擔任三級田長,鄉(鎮)街道辦事處分管自然資源的領導擔任三級副田長;其他分包各涉農村的辦事處科級領導擔任三級網格員,相應國土資源所所長擔任三級網格聯絡員。
3.四級(村級)網格。村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四級田長,兩委干部及各村小組長擔任四級網格員,相應國土資源所工作人員擔任網格聯絡員。
區網格化田長制辦公室設在示范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王占麗同志任辦公室主任,區農業農村局、區生態環境局、高新公安分局、高新檢察室、高新法庭為辦公室成員單位。根據工作需要,可邀請其他部門和單位負責同志參加。
三、工作職責
(一)二級(區級)田長職責。對上級田長負責,協助區總田長開展工作,承擔網格化管理的主體責任,檢查指導下級田長的工作,解決網格內土地管理重大難點問題。
(二)三級(鄉鎮、辦事處)田長職責。對上級田長負責,承擔網格化管理的直接責任,負責對村級田長的日常管理,對發現的違法行為依法處置。
(三)四級(村級)田長職責。對上級田長負責,承擔網格化管理的具體責任,與四級網格員共同做好巡查工作,對發現的違法行為及時制止、上報,教育和引導村民履行資源保護義務,依法保護資源。
(四)網格員職責。各級網格員要在各級田長領導下對責任網格范圍內的耕地的利用、監管和保護負責。
二級網格員:傳達上級關于田長工作相關文件、精神,對下級網格員履職情況進行檢查、督導。配合二級田長做好全域自然資源保護工作,對網格內項目用地等項目設立提出實施意見,以及項目審批后進行全方位監管。承擔網格化管理的主要責任,確保不發生重特大違法占地行為。
三級網格員:做好全域自然資源保護工作,對劃定網格范圍內的自然資源開展日常巡查,對發現的違法行為進行預警、上報,依法處置。認真貫徹執行上級關于田長工作相關文件、精神,承擔網格化管理的直接責任,確保不發生重特大違法占地行為。
四級網格員:配合本級田長做好全域自然資源保護工作,對劃定網格范圍內的自然資源開展日常巡查,對發現的違法行為進行預警、上報。宣傳上級關于田長工作相關文件、精神。承擔網格化管理的直接責任,確保違法行為發現在初始,制止在萌芽。
(五)辦公室及部門職責
辦公室:負責網格化田長制日常工作,研究相關政策,細化相關制度,定期召集會議,協調解決問題,及時上報信息,開展督導考核。
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依法行使自然資源管理的各項職責。加大對自然資源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及時告知、及時報告、及時查處;對涉嫌違法違紀的相關責任人和涉嫌犯罪的案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建議監察部門追究行政責任,移送公安、檢察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確保自然資源違法違規案件依法處理到位。
區農業農村局:與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共同對涉農鄉(鎮)街道辦事處設施農業用地使用情況不定期開展抽查和年度核查,對發現的違法違規用地行為,依法依規督促相應鄉(鎮)街道辦事處進行整改;加強對村民宅基地的管理,指導督導涉農鄉(鎮)街道辦事處開展執法巡查工作,對不符合農村宅基地管理有關要求的,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報告、早查處;負責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工作,監督、指導涉農鄉(鎮)街道辦事處依法依規處置非法占用林地行為;負責加強對轄區內水利設施、工程建設的服務和指導,強化日常監管,切實做好水利設施、工程建設用地的備案管理。加強對河道管理范圍內的日常執法巡查工作,對不符合規定要求開展設施和工程建設使用土地等資源的,做到早制止、早查處。
區生態環境局:依法依規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做好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三同時”落實情況、竣工驗收的監督性檢查。
高新檢察室:負責受理公安機關移送的涉嫌自然資源犯罪案件;加強對全區自然資源行政執法中涉及刑事案件移送工作的監督,嚴格防止有案不移、有案難移、以罰代刑現象發生。造成自然資源破壞,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依法提起公益訴訟。
高新法庭:負責受理自然資源部門申請強制執行的自然資源違法案件,依法審理涉嫌自然資源犯罪案件。
高新公安分局:負責依法受理自然資源部門移送的涉嫌自然資源違法犯罪案件;不定期開展聯合執法檢查,依法查處妨礙自然資源執法的違法犯罪行為。
供電部門和水務部門:負責對涉及自然資源的違法違規建設依法斷電、斷水。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各相關單位要把網格化田長制作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自然資源保護的重要舉措加以落實,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鄉(鎮)辦事處、村兩級要對三級、四級網格按行政區劃進一步細化劃分網格,結合實際制定網格化田長制實施方案,嚴格按照要求配備人員,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和執法監督指揮中心等科技手段,責任到人,推動土地保護管理措施落實到位,確保田長制各項目標如期實現。
(二)夯實工作基礎。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各相關單位要以問題為導向,從源頭上深入研究對策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違法問題產生;要以目標為導向,充分運用全天候遙感監測數據成果及各級執法監督指揮中心等強化日常監管,對重點地區和重大違法用地問題重點加強管理,完善預警機制,及時提醒予以處置;要以結果為導向,注重結果運用,建立完善獎懲激勵機制,探索建立“田長+檢察長+警長”全面協作工作機制,以強有力的保障措施確保網格化田長制全面實施。
(三)嚴格監督考核。將各級田長制推行情況納入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體系,對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獎勵激勵。建立問責機制,對年度考核不合格的,責令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整改;對整改不合格的,進行約談,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對因失職瀆職導致土地資源被違法占用的,由紀檢監察機關依紀依規進行問責。
(四)加強宣傳引導。各單位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廣泛宣傳實施田長制的重要意義,增強公眾保護自然資源意識。通過媒體或在責任區公布田長和網格員名單、工作職責、聯系電話,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建立有獎舉報制度,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耕地資源保護,及時制止和檢舉違法占地的行為。
附件:區級總田長及田長名單
2021年2月27日
附 件
區級總田長及田長名單
一、區級總田長
區 總 田 長:呂 沛 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二、區級副總田長
區副總田長: 趙俊生 區黨工委委員
三、區級田長及分包鄉(鎮)辦事處
序號 | 區級田長 | 網格員 | 聯絡員 | 分包鄉(鎮)辦事處 |
1 | 姜坤峰、侯建華 | 彭振中 | 崔 晴 | 陽廟鎮 |
2 | 許海玲、趙俊峰 | 蘇家作鄉 | ||
3 | 申曉東 | 劉海霞 | 楊紀武 | 寧郭鎮 |
4 | 劉春明、萬英奎 | 常 冬 | 文昌街道 | |
5 | 馮利民、趙俊生 | 宮冬玲 | 毋 菲 | 李萬街道 |
6 | 高 鴻 | 文苑街道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辦:焦作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焦作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 承辦:管委會辦公室 Copyright 2001-2024
電話:0391-3563650 傳真:0391-3586618 信箱:sfqxxzx@163.com 地址:高新區神州路 郵編:454000
豫公網安備 41081102000279號
ICP備案號:豫ICP備05026883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4108900001